【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及范例】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住院病历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记录的重要工具,也是医疗质量控制和法律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规范、完整、准确的住院病历不仅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系统回顾,也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医疗纠纷中也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
因此,掌握住院病历的书写规范,对于每一位临床医务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一、住院病历的基本结构
住院病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入院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系统检查结果。
3.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
4. 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提出初步判断,并列出可能的鉴别诊断。
5. 诊疗计划:明确下一步的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
6. 病程记录:包括每日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医嘱调整等内容。
7. 手术记录(如适用):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术后情况等。
8. 出院小结:总结整个住院期间的诊疗经过、出院时状况、注意事项及随访安排。
二、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
1. 真实性:所有内容必须基于真实、客观的临床资料,不得虚构或夸大。
2. 及时性:各项记录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别是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3. 完整性:各部分内容应齐全,不能遗漏关键信息。
4. 准确性:用词要严谨,避免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
5. 规范性:按照医院制定的格式和标准进行书写,确保统一性和可读性。
三、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1. 主诉不清晰:应简明扼要地描述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时间。
2. 现病史书写不完整:需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发病过程、病情演变、已采取的治疗及效果。
3. 体格检查过于简单:应分系统进行详细检查,突出异常体征。
4. 诊断不明确:应结合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主观臆断。
5. 病程记录流于形式:应体现医生对病情的动态观察和处理思路。
四、住院病历书写范例(节选)
入院记录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工程师
入院日期:2025年4月5日 病情危重程度:一般
主诉:发热伴咳嗽3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有干咳,无痰,无胸痛、呼吸困难。自行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反复。1天前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咳嗽频繁,影响睡眠,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10年,每天约10支;偶有饮酒,无特殊饮食习惯。
家族史:父亲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母亲健康。
体格检查:
T:38.2℃ P:88次/分 R:18次/分 BP:12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稍差,面色略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齐,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鉴别诊断: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
诊疗计划:
1. 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检查;
2. 给予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
3. 观察体温变化及病情进展。
五、结语
住院病历不仅是医疗工作的“书面档案”,更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重视病历书写,不断学习和规范自己的写作习惯,做到“写得清、记得全、看得懂”。
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逐步提高病历书写的质量,才能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