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获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小作者与一只“带刺的朋友”之间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童趣的语言,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一、教材分析
《带刺的朋友》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叙事性散文,作者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文章通过“我”与“带刺的朋友”的互动,传达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作者对“带刺的朋友”的喜爱之情;
3.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引导学生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带刺的朋友”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描写“带刺的朋友”的精彩语句,并进行品读;最后,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何与身边的小动物友好相处。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出“带刺的朋友”这个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课文(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适时讲解重点词语,如“刺猬”、“躲藏”等。
3. 精读品味(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如“它蜷成一个圆球,像一个小刺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描写手法,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 合作探究(10分钟)
分组讨论:你认为“带刺的朋友”为什么会被“我”称为朋友?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拓展延伸(5分钟)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倡导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理念。
6. 总结升华(5分钟)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将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精神带入日常生活中。
五、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在黑板上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关键词、主要人物、情感表达等内容,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实现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仍需加强,今后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总之,《带刺的朋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课文,更是一堂充满温情与智慧的语文课。希望通过这节课,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会用心灵去感受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