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上林赋》原文】昔者,楚有七泽,名曰云梦;其大而广,足以容万乘之车。秦并天下,置郡县,遂以汉地为都。于是,汉武帝好游猎,兴造宫观,以娱其心。其时,有蜀人司马相如者,才高八斗,文采斐然,乃作《上林赋》,以颂天子之德,述苑囿之盛。
夫上林者,帝王之苑也,周回千里,山川秀美,草木繁茂,禽兽众多。其地多奇石异树,飞泉流瀑,鸟鸣兽走,不绝于耳。中有宫阙楼阁,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象万千。又有池沼湖泊,清澈见底,鱼跃其中,水波荡漾,令人神往。
赋中写道:“园囿广大,穷极人力;山川秀丽,尽收眼底。”又曰:“百兽咸集,群鸟翔舞;奇花异草,遍地皆是。”此皆言其盛景,非虚语也。
司马相如笔下,不仅描绘了上林苑的壮丽景色,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帝王功业的赞颂与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其辞藻华丽,气势恢宏,读之令人叹服。
然而,赋中亦隐含讽谏之意,寓褒于贬,劝诫君王勿沉溺于奢华享乐,当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此乃司马相如之深意也。
《上林赋》虽为一篇赋文,然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堪称汉赋之典范。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实为中华文化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