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通过描写动物行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和幽默的写作手法。
-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互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增强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 引导学生学会以平和、友善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通过动物行为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学习文章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
- 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动物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动物行为片段)。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及其研究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入:“你有没有观察过小动物?它们的行为是不是很有趣?”然后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出课题——《动物笑谈》,并简要介绍作者康拉德·劳伦兹。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 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 找出文中描写动物行为的精彩语句。
-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行为?
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3. 精读分析(20分钟)
(1)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部分:
- 介绍作者与动物相处的经历,体现他对动物的热爱与研究精神。
- 描述“我”与小鸭子的互动,表现出动物的可爱与人类的亲近。
- 第三段:讲述“我”为动物做实验的过程,突出科学家的严谨与幽默。
- 第四段:总结全文,表达对动物的深情与对自然的敬畏。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体会其作用。
4. 合作探究(15分钟)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为什么作者称这些动物为“笑谈”?“笑”字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 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与有趣?
- 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是否也有类似观察动物的经历?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补充。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或小动物的有趣经历。
- 布置课外任务:观看纪录片《动物世界》或阅读相关科普文章,写出读后感。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并谈谈你与它之间的小故事。
-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五、板书设计
```
《动物笑谈》
一、作者简介:康拉德·劳伦兹
二、主要
1. 与动物的亲密接触
2. 动物行为的趣味性
3. 科学家的幽默与执着
三、写作特点:
1. 生动形象的语言
2. 幽默风趣的表达
3. 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动物的关注与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