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关雎原文及赏析】《关雎》是《诗经》中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出自《国风·周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含蓄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自然和谐的向往。
原文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以“关关雎鸠”起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水鸟在河中的小洲上鸣叫,象征着和谐与美好。接着引入“窈窕淑女”,表达了男子对理想伴侣的追求。这里的“窈窕”不仅指女子的外貌端庄美丽,更强调其品德贤淑、温婉可亲。
诗中通过“参差荇菜”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节奏感和情感的起伏。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由“求之不得”到“寤寐思服”,再到“辗转反侧”,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动人。最后,诗人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表达希望与心爱之人共度一生的愿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现实生活的描写,又有理想化的追求,体现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同时,它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婚姻、爱情的重视与尊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关雎》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后世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朴素而深情的爱情观,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