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论教养》课文原文及教案

2025-07-07 03:20:24

问题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论教养》课文原文及教案,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03:20:2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论教养》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论教养》

作者:利哈乔夫

教养是人的第二本性。一个人的教养,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更反映在他对待他人和周围世界的态度上。

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他懂得尊重别人的时间和空间,不会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他说话时声音柔和,语气谦和,从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而不是冷漠旁观。

教养还表现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一个有教养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尊严。他懂得感恩,也懂得宽容。他不轻易指责他人,而是愿意倾听、理解与包容。

教养不是一种外在的装饰,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完善。一个人如果缺乏教养,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和财富,也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教养,做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构。

- 学习并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养”的内涵。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激发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教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教养’?你身边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教养’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并介绍本文作者利哈乔夫。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注意字词的理解。

2. 提问:文章围绕“教养”展开,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深入分析(20分钟)

1. 结构分析

-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 找出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结论。

2. 语言赏析

- 举例说明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

3. 主题探究

- 教养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 在现代社会中,教养是否依然重要?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教养”的名人名言或小故事。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教养”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教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修养。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教养》,不少于300字。

2. 阅读利哈乔夫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思想主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教养”的内涵,激发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