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期的结束,七年级的学生迎来了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语文考试。这份试卷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也对他们的语言理解、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进行了全面考察。以下是一份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的完整内容,并附有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和教师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惬意(qiè)
B. 倜傥(tì)
C. 蹒跚(pán)
D. 玷污(dià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沧海一粟
B. 重峦叠障
C. 骇人听闻
D. 毛骨耸然
3.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法是( )
A. 名词作动词
B. 动词作名词
C. 形容词作动词
D. 副词作动词
4.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你去哪?”
B. 他说:“我去学校。”
C. 她说:“我今天很累。”
D. 他们说:“我们明天出发。”
5.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B.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
C. 会当凌绝顶——杜甫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李白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耻下问(以……为耻)
B. 任重道远(道路)
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D. 见贤思齐(看齐)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书山有路勤为径
B. 红豆生南国
C. 人生如梦
D. 月光如水
8. 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真是“一举成名”。
B.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放心不下。
C. 他虽然失败了,但“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赞扬。
D. 这个问题太难了,大家“面面相觑”。
9.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的是( )
A. 《朝花夕拾》
B. 《阿Q正传》
C. 《狂人日记》
D. 《边城》
10. 下列句子中,语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B. 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C. 图书馆我昨天去了。
D. 去了图书馆我昨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木兰诗》中描写战地艰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____》。
3.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句子。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鸟儿开始鸣叫,花草逐渐生长。古人对春天有着深深的热爱,许多诗词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1. 文中引用的诗句出自哪一部古代经典?(2分)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3分)
3. 文中提到的“仓庚”指的是什么?(2分)
4. 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古诗。(3分)
5.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的理解。(10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1.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D
6. B
7. B
8. A
9. D
10. A
二、填空题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论语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阅读理解
1. 《诗经》
2. 本文通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以及古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 黄莺
4.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 略
四、作文
略(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评分)
这份试卷内容全面,涵盖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