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或单位通常会建立一套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并通过“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跟踪处理。
以下是一份“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的参考模板,供实际工作中使用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 序号 | 检查时间 | 检查人员 | 检查地点 | 发现问题描述 | 风险等级 | 整改措施 | 责任人 | 整改期限 | 复查情况 |
|------|----------|-----------|-----------|----------------|------------|-------------|----------|-------------|------------|
| 1| 2025-04-05 | 张三、李四 | 生产车间A区 | 电线老化,存在漏电风险 | 高风险 | 更换老化的电线 | 王五 | 2025-04-10 | 已完成 |
| 2| 2025-04-05 | 张三、李四 | 办公室B区 | 消防通道堆放杂物 | 中风险 | 清理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 赵六 | 2025-04-08 | 待复查 |
| 3| 2025-04-06 | 李四、王七 | 储物仓库C区 | 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 低风险 | 加装警示牌 | 陈八 | 2025-04-12 | 未完成 |
表格说明:
- 检查时间:填写具体日期及时间。
- 检查人员:参与本次排查的工作人员姓名。
- 检查地点:具体检查的区域或场所。
- 发现问题描述:简要说明发现的安全隐患内容。
- 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用于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
- 整改措施:针对该隐患提出的处理方法或建议。
- 责任人:负责落实整改任务的人员。
- 整改期限:规定完成整改的时间节点。
- 复查情况:记录整改后的复查结果,如“已完成”、“待复查”等。
使用建议:
1. 定期检查:建议按照一定周期(如每周、每月)进行系统性排查。
2. 及时记录:每次排查后应立即填写记录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闭环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到“发现—整改—复查”全过程管理。
4. 归档保存:所有排查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后续查阅和审计。
通过规范化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还能为企业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