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年老的士兵回家后的场景,展现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中的主人公在十五岁时被迫参军,直到八十岁才得以返回故乡,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家园荒废、亲人离散的惨淡现实。他回到曾经熟悉的家园,却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诗中“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家园被废弃后的荒凉景象;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条氛围。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最后,“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这位老兵面对破碎的家庭和空荡荡的家园,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只能默默流泪。这一动作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无助。
《十五从军征》以其简洁凝练的文字,成功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兵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分离和社会不公现象。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生活,关爱那些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亲人的家庭,并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