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和个人仍存在群众观念淡薄和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降低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观念
1. 开展专题培训
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群众工作专题培训,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典型示范引领
挖掘并宣传一批服务群众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 定期反思总结
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对照自身查找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1. 简化流程制度
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去除不必要的环节,确保办事程序更加便捷高效。
2. 推行首问责任制
明确首问责任人职责,对于群众咨询或投诉事项做到“一次告知、全程负责”,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3.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设置专门的意见箱及热线电话,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及时收集意见并作出回应。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1. 定期考核评估
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2. 组织技能竞赛活动
举办各类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促使员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3. 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服务,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四、创新服务方式,拓展便民渠道
1. 推广线上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事务。
2. 设立流动服务点
针对偏远地区或者特殊群体,主动上门提供定制化服务,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
3.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及时公开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内容,方便群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