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案

2025-05-11 22:23:33

问题描述: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案,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1 22:23:33

一、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经典童话故事。这篇作品以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为背景,通过描写她五次点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容易被生动的故事吸引,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其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幸福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

难点:激发学生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资料、录音机等辅助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寒冷冬夜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指导正音。

(三)精读感悟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大年夜出来卖火柴?

- 她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

- 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分组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派代表发言交流观点。

3.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文章主题思想——揭露社会不公,赞美人性善良。

(四)拓展延伸

1. 观看相关电影片段,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3. 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其他作品及其创作背景。

七、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惨遭遇 → 五次点燃火柴 → 幻象世界 → 生命消逝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今后应继续关注个体差异,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家校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