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诹善道是成语吗】“咨诹善道”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一个成语,但它的实际来源和使用频率却并不如常见的成语那样广泛。很多人在学习古文或阅读古籍时,会遇到这个词,但却不确定它是否属于成语。
下面我们将从词义、出处、结构以及是否为成语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
一、词义解析
- 咨:询问、咨询。
- 诹(zōu):也是询问的意思,常与“咨”连用,表示向人请教、征求意见。
- 善道:好的方法、正确的道理或策略。
整体意思为:向贤者请教良策,采纳善言。
二、出处考证
“咨诹善道”最早出现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其中“悉以咨之”可以理解为“都来咨询他们”,而“咨诹善道”则是在后世对这一句的引申表达。
三、结构分析
“咨诹善道”是一个四字短语,由两个动词(咨、诹)和两个名词(善、道)组成,结构上符合成语的常见形式。
不过,与传统成语不同的是,“咨诹善道”并没有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中,也没有被广泛使用于日常语言中。
四、是否为成语?
| 项目 | 内容 |
| 是否为成语 |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
| 原因 | 1. 未被主流成语词典收录 2. 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文或学术文章中 3. 结构虽符合,但缺乏固定性与广泛性 |
五、结论
“咨诹善道”虽然结构上像成语,且在古文中出现过,但它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成语。它更接近于一种文言词汇组合,常用于表达“征求贤士的意见”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常用“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等表达类似意思的成语。
六、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用法 |
| 虚心求教 | 意思是虚心地向别人请教 | 多用于现代语境 |
| 博采众长 | 指广泛吸取别人的优点 | 常用于学习、工作等场合 |
| 从善如流 | 形容听从好的意见非常快 | 更强调态度的开放性 |
| 咨诹善道 | 询问贤士的良策 | 多用于古文或正式文章中 |
综上所述,“咨诹善道”虽然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和规范结构,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属于成语范畴,更多是一种文言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咨诹善道是成语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