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出自《易传·系辞上》,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超越具体形态的、无形的、本原的东西,称为‘道’。”它表达了对宇宙本源、事物本质以及精神层面的深刻思考。
一、
“形而上者谓之道”强调的是“道”的抽象性和超越性。在传统哲学中,“道”不仅是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认知世界和修身养性的根本依据。与之相对的是“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具体的、有形的事物。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派学说的发展。其中,道家尤其重视“道”的不可言说性和自然无为的思想;儒家则从“道”出发,探讨礼制、仁义等社会伦理问题。
二、核心概念对比表
| 概念 | 含义 | 特点 | 对应哲学流派 |
| 形而上者 | 超越具体形态、无形的存在 | 抽象、本源、不可见 | 道家、儒家 |
| 道 | 宇宙的根本法则与本体 | 不可言说、自然无为 | 道家 |
| 形而下者 | 具体的、有形的事物 | 可见、可感、变化 | 儒家、法家 |
| 器 | 具体的工具或物质 | 实用、有形、有限 | 儒家、墨家 |
| 天道 | 自然运行的规律 | 客观、普遍、恒常 | 道家、儒家 |
| 人道 | 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 主观、道德、伦理 | 儒家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形而上者谓之道”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建设;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应思考其背后的规律与本质。无论是个人修养、社会治理,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一种“道”的视角,去把握整体与本质。
四、结语
“形而上者谓之道”不仅是一句哲学命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境界。它引导我们超越表象,探索事物的本质与宇宙的真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思想显得尤为珍贵。理解“道”,就是理解世界的本源,也是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