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唐律名词解释

2025-10-17 04:56:24

问题描述:

唐律名词解释,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04:56:24

唐律名词解释】《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制定的一部系统、严谨的法典。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也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唐律”相关的主要概念进行简要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一、唐律概述

唐律是指唐朝时期(公元618年—907年)所颁布并实施的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其正式名称为《唐律疏议》,由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等人主持编纂,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唐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礼法结合,注重刑罚与教化并重,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德治国”的理念。

二、唐律相关术语解释

名词 解释
唐律 指唐代制定的法律体系,主要体现于《唐律疏议》中,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法典之一。
《唐律疏议》 唐代官方对《永徽律》的注释和解释,是唐律的权威性文献,共十二篇三十卷。
唐律中的基本法律条文,具有强制力,是法律的核心部分。
朝廷发布的命令或规定,用于补充律文,具有法律效力。
对官员行为的规定,多为行政法规,具有约束力。
官方文书格式和程序规定,用于规范行政事务处理。
五刑 唐代的五种主要刑罚,包括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
十恶 唐律中规定的十种严重犯罪行为,犯者不得赦免,如谋反、谋大逆等。
八议 指对八类特殊身份的人(如皇亲国戚、功臣等)在量刑时给予优待的制度。
同居相容隐 犯罪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罪行,不承担法律责任,体现儒家伦理。

三、唐律的特点

1. 体系完备:唐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十二篇,结构清晰。

2. 礼法结合:强调“德主刑辅”,重视道德教化,法律与礼制相结合。

3. 等级分明:法律适用因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八议”制度。

4. 刑罚适中:虽有严刑峻法,但注重宽严相济,避免过度惩罚。

5. 影响深远:唐律成为后世宋、明、清各朝立法的重要参考,也影响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

四、结语

唐律不仅是唐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保障,更是中国古代法律文明的典范。通过对唐律及其相关术语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其制度设计和法律理念至今仍具有研究价值。

以上就是【唐律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