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以及公平分享遗传资源惠益而制定的重要国际法律文件。该公约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12月生效。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个缔约国加入。
以下是对《生物多样性公约》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核心要点。
一、公约概述
项目 | 内容 |
公约名称 |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
签署时间 | 1992年6月5日 |
生效时间 | 1993年12月29日 |
缔约方数量 | 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 |
目标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公平分享遗传资源惠益 |
二、公约主要内容
《生物多样性公约》共包含34条条款,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原则
- 承认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
- 强调国家对本国生物资源的主权;
- 倡导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
- 鼓励公众参与和信息共享。
2. 国家责任
- 各缔约国应采取措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 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
- 加强科研、教育和公众意识。
3. 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 建立“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ABS),确保遗传资源的使用符合公平原则;
- 鼓励缔约国之间建立合作框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4. 生物安全与风险评估
- 提出对转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评估;
- 推动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5. 资金与技术援助
- 发达国家应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公约;
- 设立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资金来源之一。
三、公约的主要附件
附件 | 内容 |
附件一 | 指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建议 |
附件二 | 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指南 |
附件三 | 关于生物安全的指导原则 |
附件四 | 关于执行情况的报告格式 |
四、重要补充协议
-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2000年通过,旨在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 《名古屋议定书》:2010年通过,进一步细化了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规则。
五、公约的意义与影响
《生物多样性公约》不仅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基础,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键工具。它促进了各国在生态保护、科研合作、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协调与行动,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物种灭绝等全球性挑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公约性质 | 国际环境条约 |
核心目标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公平惠益 |
实施机制 | 国家行动计划、国际资金支持、技术合作 |
主要成果 | 卡塔赫纳议定书、名古屋议定书 |
当前挑战 | 资金不足、执行力度不均、履约困难 |
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社会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地球生态系统。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以上就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