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异口同声造句

2025-10-07 13:51:57

问题描述:

异口同声造句,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13:51:57

异口同声造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异口同声”是一个常用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用来形容许多人同时说出相同的话,常带有惊讶、认同或讽刺的语气。下面我们将对“异口同声”的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常见例句。

一、

“异口同声”出自《后汉书·王符传》:“群臣异口同声,莫敢言。”原意是众人说法不一,后来引申为所有人同时说同样的话。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一种集体一致的声音,既可以是正面的,如大家对某个观点表示赞同;也可以是反讽的,如众人无独立见解,只是随大流。

在造句时,要注意语境的搭配,确保句子通顺自然。此外,使用该成语时,通常需要一个主语(如“人们”、“观众”、“同学们”等)来体现“多人”的概念。

二、异口同声造句示例(表格)

序号 例句 用法说明
1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表示多人同时回答,语气一致,表达积极回应。
2 看到这个结果,观众们异口同声地鼓起掌来。 描述集体反应,体现一致好评。
3 面对质疑,他和同伴异口同声地否认了指控。 表达两人意见一致,共同面对压力。
4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会放弃!” 强调团结一致的决心,语气坚定。
5 在会议上,所有人都异口同声支持这项提案。 表示多数人达成共识,没有反对声音。
6 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他们还是异口同声地接受了方案。 表达虽然有分歧,但最后达成一致。
7 她问大家有没有意见,结果大家都异口同声说没有。 反映一种表面一致、实则可能缺乏思考的情况。

三、注意事项

- “异口同声”强调的是“多人同时说出相同的话”,因此不能用于单个人。

- 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正面还是反面含义。

- 与“众口铄金”“人云亦云”等成语相比,“异口同声”更侧重于“一致性”,而非“舆论的力量”。

通过以上总结与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异口同声”这一成语,使其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加自然、贴切。

以上就是【异口同声造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