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五类水质标准表国家标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我国将地表水划分为五类,不同类别对应不同的水质标准和使用功能。这些标准主要用于评价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的水质状况,并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以下是对一至五类水质标准的简要总结,并附上详细的水质指标对比表格,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各类水质的基本要求。
一、水质分类及功能简介
1. Ⅰ类水: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应保持天然状态,适用于直接饮用或保护生态系统的水源。
2. Ⅱ类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鱼类越冬场等,水质需达到较高清洁度。
3. Ⅲ类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及农业用水区,水质基本满足常规使用需求。
4. Ⅳ类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水质允许一定程度的污染。
5. Ⅴ类水: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水质较差,仅能用于非饮用用途。
二、一至五类水质标准对照表
水质类别 | pH值 | 溶解氧(mg/L)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化学需氧量(COD)(mg/L) | 氨氮(mg/L) | 总磷(mg/L) | 石油类(mg/L) | 挥发酚(mg/L) | 铅(mg/L) | 镉(mg/L) |
Ⅰ类 | 6~9 | ≥7.0 | ≤2.0 | ≤15 | ≤0.15 | ≤0.02 | ≤0.05 | ≤0.002 | ≤0.01 | ≤0.001 |
Ⅱ类 | 6~9 | ≥6.0 | ≤4.0 | ≤15 | ≤0.5 | ≤0.1 | ≤0.05 | ≤0.002 | ≤0.01 | ≤0.001 |
Ⅲ类 | 6~9 | ≥5.0 | ≤6.0 | ≤20 | ≤1.0 | ≤0.2 | ≤0.05 | ≤0.002 | ≤0.01 | ≤0.001 |
Ⅳ类 | 6~9 | ≥3.0 | ≤10.0 | ≤30 | ≤1.5 | ≤0.3 | ≤0.1 | ≤0.002 | ≤0.05 | ≤0.005 |
Ⅴ类 | 6~9 | ≥2.0 | ≤15.0 | ≤40 | ≤2.0 | ≤0.4 | ≤0.1 | ≤0.002 | ≤0.1 | ≤0.01 |
三、总结
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反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和适用功能。Ⅰ类水水质最好,适合生态保护和饮用水源;Ⅴ类水水质最差,仅可用于农业灌溉或景观用水。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水体的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水质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改善水质状况。
通过合理划分和严格监控水质类别,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上就是【一至五类水质标准表国家标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