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句话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原意是形容君子在修身养性、追求学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打磨、反省与提升。后人将其引申为“如切如磋”指学习之道,“如琢如磨”指自我修养的过程。本文将对这句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其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严谨与细致。就像工匠雕刻玉器时,需反复琢磨、精细加工,学习也需要不断深入、反复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道理。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则侧重于个人的自我修养。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如同玉石经过雕琢才显其美,人的品德、能力也需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努力来提升。
两者结合,体现了古人对“学”与“修”的重视,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品格;修养不仅是外在的修饰,更是内在的修炼。
二、核心内涵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出处 | 《诗经·卫风·淇奥》 | 古代经典,表达对君子品德的赞美 |
原文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比喻精雕细琢,象征学习与修养的过程 |
“如切如磋” | 道学也 | 学习之道,强调知识的积累与深入理解 |
“如琢如磨” | 自修也 | 自我修养,强调品德的锤炼与提升 |
共同点 | 都强调“反复”与“细致” | 学习与修养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
现代意义 | 对当代人仍有启示 | 强调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
三、现实应用与启发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节奏加快,许多人急于求成,忽视了“如切如磋”和“如琢如磨”的重要性。真正的成长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积累、反思和调整。
- 在学习中:应保持耐心,不轻言放弃,注重深度理解而非表面记忆。
- 在修养中:应常自省,关注内心的成长,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成功。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公民,都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与有意义。
四、结语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更要学会慢下来,细细打磨自己,方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以上就是【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