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当仁不让原句

2025-10-02 22:19:27

问题描述:

当仁不让原句,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22:19:27

当仁不让原句】“当仁不让”是一句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责任或正义之事时,不应推辞、退让,而应积极承担。该成语的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具体为:“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卫灵公》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意义 在仁德面前,不应谦让于老师或他人
引申义 面对正义、责任时,要勇于担当

二、释义与解析

“当仁不让”字面意思是:在仁德的事情上,不应该谦让给老师或他人。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在面对道德和正义的问题时,每个人都应该主动承担,而不是一味退让。

- “当仁”:指面对仁德、正义之事;

- “不让”:不谦让、不推辞;

- “于师”:可以理解为“于人”,即不比别人逊色。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仁道时应有的态度——积极进取、不畏艰难。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场景 应用举例
工作场合 在团队中遇到需要承担责任的任务时,应主动承担,不推诿
社会责任 面对社会问题时,个人应积极参与,而非袖手旁观
个人修养 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应坚持原则,不因他人意见而动摇

四、相关成语与名言

成语/名言 含义
舍己为人 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
义不容辞 道义上不容许推辞
敢为人先 敢于走在他人前面,勇于担当

五、总结

“当仁不让”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更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正义、责任和道德选择时,不应退缩,而应勇敢地站出来,积极行动。这种精神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构建更和谐、更有责任感的社会。

通过了解“当仁不让”的原句及其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责任与担当的价值观,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