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通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通”字常出现在成语中,用来表示“通达、通畅、精通、普遍”等含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通”的成语,按不同类别进行总结,并附上表格方便查阅。
一、常见“带通”的成语总结
1. 通情达理:指人懂得道理,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
2. 通力合作: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3. 通宵达旦:形容从夜晚一直持续到天亮,多用于描述工作或娱乐。
4. 通货膨胀:经济学术语,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 畅通无阻:形容道路、交通、信息等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
6. 通才:指学识广博、多方面都懂的人。
7. 通晓:指对某事非常了解、熟悉。
8. 通盘考虑:指全面、整体地考虑问题。
9.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指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跌。
10. 通权达变:指灵活应对,根据情况变化而调整策略。
11. 通邮:指邮政系统能够正常投递邮件。
12. 通义:指普遍适用的道理或意义。
13. 通书:古代的一种书籍,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等。
14. 通史:指完整记录某一历史时期或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史书。
15. 通假字:古文中一种用字现象,借其他字来代替本字。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含义解释 |
通情达理 | 懂得道理,善解人意 |
通力合作 | 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
通宵达旦 | 从夜到天亮,持续不断 |
通货膨胀 |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
畅通无阻 | 没有阻碍,顺利通过 |
通才 | 学识广博,多方面都懂 |
通晓 | 非常了解、熟悉 |
通盘考虑 | 全面、整体地考虑问题 |
通货紧缩 | 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跌 |
通权达变 | 灵活应对,因时制宜 |
通邮 | 邮政系统可以正常投递 |
通义 | 普遍适用的道理或意义 |
通书 | 古代天文、历法等书籍 |
通史 | 记录完整历史的史书 |
通假字 | 古文中借用其他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
三、结语
“通”字在成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涵盖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领域。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内涵。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带通”的成语及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