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09-26 11:48:44

问题描述: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1:48:44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遽”是一个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遽”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遽”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急促、匆忙:表示动作迅速、紧迫,常用于描述事情发生得突然或行动匆忙。

2. 突然、忽然:用于表达事情发生的迅速或出乎意料。

3. 恐惧、惊慌: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因意外而感到害怕或慌张。

4. 副词,表示程度:如“遽然”、“亟遽”,表示“立刻”、“急忙”的意思。

5. 古代官职名:在某些文献中,“遽”也曾作为官职名称出现,但较为少见。

在古文中,“遽”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反应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

二、表格总结

字义 读音 释义 示例句子 出处
急促、匆忙 行动迅速、不拖延 “遂与之俱去,未及归,而骤至。” 《左传》
突然、忽然 意外发生、出乎意料 “天子怒,遽召入宫。” 《史记》
惊慌、恐惧 因事变而感到惊恐 “闻之,大惧,遽问其故。” 《战国策》
副词,表示立即 立刻、急忙 “诏书到,遽赴京师。” 《汉书》
官职名 古代一种官职 “有司奏,以公为钜鹿太守。” 《后汉书》

三、使用建议

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遽”字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若前文有“急”、“速”等字,可推测其为“急促”之意;若前后句有“忽”、“突”等词,则可能为“突然”之义。此外,注意“遽”在不同朝代或地域的用法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四、结语

“遽”虽然字形简单,但在文言文中用途广泛,含义多样。掌握其常见义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通过结合实例与表格对比,可以更系统地掌握这一字的用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