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传全文及译文】吴澄是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字明卿,号草庐,江西抚州人。他一生致力于经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并著有《易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等重要著作。吴澄在元朝时期以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著称,被尊为“儒林宗师”。以下是对《吴澄传》的总结及原文与译文对照。
一、
吴澄生于南宋末年,成长于动荡年代,自幼聪慧好学,尤精于经学。他曾在江南地区讲学,门生众多,影响深远。元朝统一后,他应召入京,参与国子监教学,主持编修《经世大典》,并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治国建议。吴澄主张“理气一元”,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结合,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去世后,被追封为“崇仁伯”,并被列入《元史·儒林传》。
二、《吴澄传》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吴澄,字明卿,抚州临川人。 | 吴澄,字明卿,江西抚州临川人。 |
少孤,力学,通《五经》。 | 年少时失去双亲,勤奋学习,精通《五经》。 |
长游江南,讲学于诸郡,士多从之。 | 长大后游历江南,在各地讲学,许多士人都跟随他学习。 |
元世祖至元间,征为国子博士。 | 元世祖至元年间,被征召为国子博士。 |
擢礼部侍郎,兼国子祭酒。 | 升任礼部侍郎,兼任国子祭酒。 |
奏请修《经世大典》,帝嘉之。 | 上奏请求编修《经世大典》,皇帝赞赏他的建议。 |
常论治道,务以仁义为本。 | 他常常谈论治国之道,主张以仁义为根本。 |
晚年退居乡里,教授生徒,不复出仕。 | 晚年回到家乡,教授学生,不再出仕。 |
卒年七十六,谥曰“文正”。 | 享年七十六岁,谥号为“文正”。 |
有《易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传世。 | 留有《易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等著作流传后世。 |
三、人物评价
吴澄不仅是元代重要的经学家,更是当时学术界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提倡“理气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君子人格。他的学术思想对明清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元代儒学之冠”。
四、结语
《吴澄传》不仅记录了这位伟大学者的生平事迹,也反映了元代学术与教育的发展状况。吴澄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他的思想与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上就是【吴澄传全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