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骆驼祥子中的好词

2025-09-17 14:10:40

问题描述:

骆驼祥子中的好词,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14:10:40

骆驼祥子中的好词】《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北平城里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这部作品语言朴实、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色彩。在阅读过程中,许多词语因其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而被读者所喜爱。以下是对《骆驼祥子》中一些“好词”的总结与整理。

一、好词总结

在《骆驼祥子》中,“好词”不仅包括形容词、动词等常见词汇,还包括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表达方式。这些词语既体现了老舍的语言风格,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感。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好词”及其含义:

序号 好词 含义/用法说明
1 蹬车 指拉车的动作,常用于描写车夫的工作状态。
2 精神抖擞 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3 骨头架子 形容人瘦弱、干瘪的样子。
4 脚底板 指人的脚,常用来形容车夫辛苦劳累。
5 热汗淋漓 形容因劳动或炎热而出汗多。
6 气喘吁吁 形容呼吸急促、累得不行。
7 赤手空拳 比喻没有依靠或资源。
8 狼狈不堪 形容处境非常窘迫、狼狈。
9 倔强 形容性格固执、不轻易服输。
10 面黄肌瘦 形容人营养不良、身体虚弱。

二、好词的作用

这些“好词”在《骆驼祥子》中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

1. 增强画面感:如“热汗淋漓”、“气喘吁吁”等词,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状态。

2.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骨头架子”、“面黄肌瘦”等词,生动刻画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 体现语言特色:老舍善于使用口语化的表达,使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4. 深化主题思想:如“赤手空拳”、“倔强”等词,反映了主人公在困境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三、结语

《骆驼祥子》中的“好词”不仅是语言上的亮点,更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它们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也让这部作品更加鲜活、动人。在阅读时,注意积累这些词汇,不仅能提升语文素养,还能更深入地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