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犊情深典故】“舔犊情深”是一个常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深厚情感的成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中重视亲情、强调家庭伦理的价值观。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舔犊情深”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文为:“子曰:‘贤者不与人争,而独与天争。’……老牛舐犊,其爱甚深。”这里的“老牛舐犊”指的是老牛用舌头舔舐小牛,表达出一种极为深厚的亲子之情。后来人们将这一行为引申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于是便有了“舔犊情深”这一成语。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尤其是那种无私、无条件的关怀。在文学作品、日常语言中,“舔犊情深”被广泛使用,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对亲情的高度重视。
此外,该成语也常用于比喻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不仅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以是老师对学生、领导对下属等关系中的关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舔犊情深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原文 | “老牛舐犊,其爱甚深。” |
含义 | 形容父母对子女深切的关爱,感情深厚。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也可泛指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家庭伦理的价值观。 |
近义词 | 母爱如山、舐犊之爱、骨肉亲情 |
反义词 | 心冷如铁、无情无义、漠不关心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日常口语、演讲、教育等领域 |
三、结语
“舔犊情深”不仅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亲情观念的生动体现。它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感情,理解并感恩父母的付出。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下,更应铭记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以上就是【舔犊情深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