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人名言大全100句】《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所著。这部著作虽仅有五千余字,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人生智慧,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发展。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老子的思想,以下整理了“老子名人名言大全100句”,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老子的言论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内容涵盖自然法则、人生哲学、治国之道等多个方面。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核心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返璞归真。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政治和社会有深远影响,也对现代人如何面对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整理这100句老子名言时,我们力求保留原意,同时结合现代语境进行通俗化解读,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其内涵。以下是这100句名言的汇总列表。
二、老子名人名言大全100句(表格形式)
序号 | 名言原文 | 简要释义 |
1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道”是不可用语言完全描述的,真正的“道”超越言语。 |
2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无”是天地的本源,“有”是万物的根源。 |
3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没有欲望时,才能看到事物的奥妙;有所欲望时,才能看到事物的边界。 |
4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也就产生了。 |
5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多余的,补充不足的。 |
6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最大的成就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
7 |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 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
8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像弯曲的,最巧妙的人像笨拙的,最有口才的人像沉默的。 |
9 | 静胜躁,寒胜热。 | 安静胜过浮躁,寒冷胜过炎热。 |
10 | 知足之足,常足矣。 | 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富足的。 |
11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 过度的色彩、声音和味道会让人迷失本性。 |
12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追逐享乐会让人心神不定,稀有之物会使人行为失当。 |
13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真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 |
14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真正善良的人不争辩,喜欢争辩的人未必善良。 |
15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能了解别人的是智慧,能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 |
16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能战胜别人的是有力,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强大。 |
17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可以长久。 |
18 | 大邦以下小邦,则天下归之。 | 大国谦卑对待小国,天下都会归附。 |
19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胜过水的。 |
20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
21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 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心胸要宽广,待人要仁爱,说话要诚信。 |
22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不自我表现,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才能得到认可;不自我夸耀,才能建立功业;不自高自大,才能持续发展。 |
23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政治宽松,百姓就淳朴;政治严苛,百姓就狡猾。 |
24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如果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 |
25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天道如一张大网,虽然看似疏松,但不会漏掉任何东西。 |
26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再大的树也是从细小的种子开始生长的,再高的楼也是从一块块土垒起来的。 |
27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 善于行动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留下瑕疵。 |
28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明白光明的一面,守住黑暗的一面,成为天下的榜样。 |
29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 想要通过强力去治理天下,我看出这是不可能的。 |
30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 用道来辅佐君主的人,不会依靠武力来称霸天下。 |
31 |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 |
32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
33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可以长久。 |
34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大道广泛存在,可以左右一切。 |
35 | 执大象,天下往。 | 掌握了大道,天下都会归附。 |
36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事物到了强盛的时候就会衰老,这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的就会很快消亡。 |
37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总是“无为”的,但又无所不为。 |
38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最高的德行是没有刻意追求“德”的,因此才有真正的德。 |
39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交汇形成和谐。 |
40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道的运动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
41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生出一个整体,一个整体生出阴阳两仪,阴阳两仪生出天地人三才,三才生出万物。 |
42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
43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
44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 名誉和生命哪个更亲近?生命和财富哪个更重要? |
45 |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最巧妙的人看起来像笨拙的,最有口才的人看起来像沉默的。 |
46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 |
47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 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明白天道。 |
48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学习知识是每天增加,修道是每天减少。 |
49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圣人没有固定的心思,而是以百姓的心思为心。 |
50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对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能达到德的境界。 |
51 |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越是帮助别人,自己就越富有;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就越丰富。 |
52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 天下有一个开端,它就是万物的母亲。 |
53 |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 如果我有一点点智慧,走在大道上,只害怕偏离正道。 |
54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 善于建设的人不会被摧毁,善于守护的人不会失去。 |
55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明白强势,却甘愿处于弱势,成为天下的溪流。 |
56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真正懂得的人不轻易说话,喜欢说话的人未必真正懂得。 |
57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用正道治理国家,用奇谋用兵,用无为的方式取得天下。 |
58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政治宽松,百姓淳朴;政治严苛,百姓狡猾。 |
59 | 治人事天,莫若啬。 | 治理人民和敬奉天道,莫过于节俭。 |
60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能频繁翻动。 |
61 | 大国以下小国,则天下归之。 | 大国谦卑对待小国,天下都会归附。 |
62 | 道者,万物之奥。 | 道是万物的主宰。 |
63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 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事,以没有事情的心态去处理事务,以没有滋味的方式去品尝味道。 |
64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 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在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
65 |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 |
66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居下。 |
67 |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 天下都说我很大,好像不像什么。 |
68 | 善用人者,为之下。 | 善于用人的人,把自己放在下面。 |
69 |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 |
70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 我说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 |
71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高明的;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是有病的。 |
72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 如果人民不怕权威,那么更大的权威就会到来。 |
73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勇于冒险的人会被杀,勇于谨慎的人能活命。 |
74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如果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 |
75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 百姓饥饿,是因为上面收税太多,所以饥饿。 |
76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人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变得坚强。 |
77 |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 人的行为往往是从不足的地方拿走,去奉养有余的人。 |
78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胜过水的。 |
79 |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 即使化解了大怨恨,也会留下余怨,怎么能算作善呢? |
80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百姓重视生命,不愿远行。 |
81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真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 |
82 |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 天道是利益万物而不伤害万物;人道是作为而不争夺。 |
83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也就产生了。 |
84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 有与无相互产生,难与易相互成就,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衬托。 |
8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最大的成就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
86 |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 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
87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像弯曲的,最巧妙的人像笨拙的,最有口才的人像沉默的。 |
88 | 静胜躁,寒胜热。 | 安静胜过浮躁,寒冷胜过炎热。 |
89 | 知足之足,常足矣。 | 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富足的。 |
90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 过度的色彩、声音和味道会让人迷失本性。 |
91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追逐享乐会让人心神不定,稀有之物会使人行为失当。 |
92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真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 |
93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真正善良的人不争辩,喜欢争辩的人未必善良。 |
94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能了解别人的是智慧,能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 |
95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能战胜别人的是有力,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强大。 |
96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可以长久。 |
97 | 大邦以下小邦,则天下归之。 | 大国谦卑对待小国,天下都会归附。 |
98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天道如一张大网,虽然看似疏松,但不会漏掉任何东西。 |
99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再大的树也是从细小的种子开始生长的,再高的楼也是从一块块土垒起来的。 |
100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胜过水的。 |
三、结语
老子的智慧跨越千年,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世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这100句名言的整理与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道”的本质,学会在生活中保持谦逊、柔和与内敛。希望这份整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走近老子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