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他shàn( )长绘画,作品常常令人赏心yuè( )目。
(2)这个故事yù( )言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2. 给加点字注音。(4分)
(1)他kān( )守着这片土地,从不轻言放弃。
(2)老师鼓励我们多读经典,以丰富自己的xī( )养。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惊叹不已
B. 坚苦卓绝
C. 风和日丽
D. 精兵简政
4. 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1)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6分)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缘溪行:_____________
(2)复前行:_____________
(3)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
(4)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
2. 文中描绘了桃花源的哪些景象?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通过描写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背影》节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月台上,然后自己慢慢爬下月台。我跑到月台边,他看见我,赶紧将橘子塞给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我看着他,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1. 文中“背影”指的是谁的背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看到父亲的背影会流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1.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字数不少于600字;
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提示:可以写一次考试、一次比赛、一次旅行,或者与家人、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参考答案(教师用)
一、积累与运用
1. 善、悦
2. 看、息
3. C
4. 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涯若比邻
5. 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理由: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1. 沿着;又;形容突然出现宽阔明亮的样子;老人和小孩
2.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良田、美池、桑树、竹林等。
3. 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现代文阅读
1. 父亲
2. 责任感强、关爱子女、吃苦耐劳
3. 因为父亲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让“我”感到感动和愧疚
4. 略(根据学生表达情况评分)
三、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