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真题作文范文四川卷】题目回顾:
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以“某人给植物浇水、施肥、松土,但植物却枯萎了”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反思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作文范文:
《成长需要适度》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对植物精心照料,每天按时浇水、施肥、松土,却依然无法让它们茁壮成长。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过度的干预,反而可能阻碍自然的发展。
植物的生长,依赖于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这些是它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一味地浇水,根系会因缺氧而腐烂;频繁松土,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根部吸收能力;过量的肥料,则会导致“烧苗”。由此可见,真正的呵护,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尊重其自然规律。
在教育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恨不得将所有知识、技能、资源都倾囊相授。他们为孩子安排一切,从学习到生活,从兴趣班到补习课,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这种“过度关爱”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在缺乏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的环境中长大,最终可能变得依赖性强、抗压能力差,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就像那株被过度照顾却逐渐枯萎的植物一样,成长需要适度的空间和自由。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生命才能真正绽放光彩。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替孩子避开所有挑战,也不能因为担心挫折就剥夺他们探索的机会。真正的成长,是在经历中学会坚持,在试错中懂得选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不管。适度的引导和适时的帮助,仍然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既不过分干预,也不完全放手。就像园丁修剪枝叶时,既要保留主干,又要适当疏枝,才能让树木更加健康地生长。
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旅程。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地追逐外界的标准,而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前行。唯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与升华。
结语:
植物的枯萎,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自然的法则;孩子的成长,启示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手。愿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都能学会用智慧去呵护,用理性去引导,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滋养生命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