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张岱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于园》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其代表作《陶庵梦忆》中。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于园的景致与情趣,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一、原文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氏所造也。奇峰怪石,层层叠叠,上出重霄;幽涧清泉,潺潺不绝,下通地脉。园中多竹,竹影婆娑,风过有声;又有古木参天,枝叶交荫,日光不能透。园中之亭,名曰“小飞虹”,其桥跨水而建,如飞虹之横空。亭中置酒,邀客共饮,谈笑风生,别有一番雅趣。
余尝游于园,见其景致幽深,非尘世所能有。园主于氏,性情高洁,不事权贵,常与文人墨客往来,故园中多有诗书之气。余每思之,犹觉心旷神怡。
二、翻译
于园位于瓜洲步五里铺的地方,是富商于氏所建造的。园中有奇特的山石,层层叠叠,高耸入云;还有清澈的溪流,潺潺不断,仿佛通向地底深处。园中种满了竹子,竹影摇曳,风吹过时发出沙沙之声;还有高大的古树,枝叶交错遮蔽阳光,使园中终日阴凉。
园中有一座亭子,名叫“小飞虹”,其桥横跨水面,宛如一道飞虹横贯天空。亭中设有酒席,邀请客人一同饮酒,谈笑风生,别有一番雅致的情趣。
我曾游览于园,感受到那里的景色幽静深远,仿佛不是人间所有。园主于氏性格高洁,不趋炎附势,常与文人雅士交往,因此园中充满书卷气息。每当回忆起那次游览,仍感到心旷神怡。
三、赏析
《于园》虽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张岱散文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对于园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文中“奇峰怪石,层层叠叠”、“幽涧清泉,潺潺不绝”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园中的山水之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而“竹影婆娑,风过有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宁静与雅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此外,张岱还通过描写园主于氏的性格与行为,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推崇。这种精神追求,正是张岱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于园》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寄托情怀、表达人生志趣的作品。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