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绘本小熊的尾巴(中班课件】一、活动目标:
1.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讲述故事内容。
3.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
- 绘本《小熊的尾巴》
- 图片卡若干(包括小熊、兔子、松鼠等动物)
- 尾巴道具(可自制或购买)
- 背景音乐(轻柔的儿童音乐)
-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图片,提问:“你们看,这只小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尾巴,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个关于小熊尾巴的故事。”
2. 阅读绘本(10分钟)
教师一边翻阅绘本,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停下来提问,如:“小熊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尾巴?”
“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3. 讨论与分享(8分钟)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想?”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我也有自己的小缺点,但我还是喜欢自己。”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4. 游戏互动(7分钟)
设计“找尾巴”游戏: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找到对应的尾巴。
或者让幼儿戴上尾巴道具,模仿小动物走路,体验不同动物的特点。
5. 拓展延伸(5分钟)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旁边写上或画出它的“特点”。
教师可以展示部分作品,进行简单点评。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认识自我、接纳他人,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与参与,增强了幼儿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游戏和绘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故事中的道理。
五、温馨提示:
- 教师在讲述时要语气温和,富有感情,吸引幼儿注意力。
- 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给予正面反馈。
- 可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发现自身优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