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杜甫传》】在唐代众多文人之中,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被后世尊为“诗圣”。然而,在《旧唐书》中对他的记载却并不详尽,甚至略显简略。正因如此,《旧唐书·杜甫传》虽篇幅不长,却仍能为我们勾勒出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轮廓。
据《旧唐书》所载,杜甫字子美,本是河南巩县人,其先祖为晋代名士杜预。杜甫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爱诗赋。他少年时便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气概,常以诗文抒发胸中抱负。然而,盛唐之时,科举制度尚未成型,杜甫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终未得一官半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生活陷入困顿。他辗转于战乱之中,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不安的惨状。正是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他写下了大量反映现实、表达悲悯的诗作,如《春望》《三吏》《三别》等,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尽管杜甫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心系社稷,关心民生。他在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更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生活清苦,最终病逝于湖南耒阳。在他去世后,他的诗作逐渐受到重视,后人将其与李白并称“李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旧唐书·杜甫传》虽篇幅有限,但寥寥数语间,已足以展现杜甫一生的志向与情怀。他并非一味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而是一个以诗言志、以文载道的士人。他的精神与作品,穿越千年,依旧震撼人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