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杜甫唐诗《春望》阅读答案

2025-07-30 19:42:54

问题描述:

杜甫唐诗《春望》阅读答案,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9:42:54

杜甫唐诗《春望》阅读答案】《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词语解释

- 国破:国家破碎,指长安被叛军攻陷。

- 山河在:山河依旧存在,象征自然永恒。

- 城春草木深:春天的城市里,草木茂盛,反衬出人烟稀少、荒凉冷清。

- 感时花溅泪:看到花开,却因感伤时局而流泪。

- 恨别鸟惊心:听到鸟鸣,也因离别之痛而心惊。

- 烽火:战火。

- 三月:表示战乱时间长。

- 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比黄金还珍贵,表现战乱中通信困难。

- 白头搔更短:白发越来越多,头发稀疏。

- 浑欲不胜簪:几乎无法将头发固定住,形容衰老和忧愁。

三、赏析

《春望》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亲人的思念。全诗通过“国破”与“山河在”的对比,突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又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悲痛。

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摧残,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因忧思过度而日渐衰老的状态。

四、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破碎的沉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永恒的感慨,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使景物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哀愁。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战乱持续时间长,通讯中断,家书极为珍贵,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4. 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极度焦虑、痛苦的心情,也表现出他年老体衰、无力回天的无奈。

五、总结

《春望》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倾诉,更是那个时代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在历史洪流中的独特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