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表格式教案】| 教学内容 | 《游园不值》 |
|----------|----------------|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 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景象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 教学重点 |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 教学难点 | 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深层含义。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
| 教具准备 |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轻柔的古筝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尝试用一句话描述春天。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活动:
1.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解释“游园”与“不值”的意思。
2.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情感。
3.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活动:
1. 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2. 自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教师活动:
1. 分段讲解诗句,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 “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轻轻踩过青苔,担心弄脏了园中的小路。
-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敲柴门,但主人没有出来。
- “春色满园关不住”:园子里的春景美得无法被关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从墙头探出,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说‘不值’?他真的觉得这次游园没意义吗?”
3.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
学生活动:
1. 听讲并做笔记,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 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培养思辨能力。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活动:
1. 展示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晓》《咏柳》等,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色满园”的画面。
学生活动:
1. 观看图片,感受不同风格的春天描写。
2. 尝试用一句话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设计意图: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活动: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不值”并非真正没有价值,而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学生活动:
回顾课堂所学,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
巩固知识,深化情感体验。
六、布置作业(5分钟)
作业
1. 背诵《游园不值》,并默写一遍。
2.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
加强记忆,提升写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
```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情感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