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读书笔记(作文1700字)】在阅读《青山不老》这篇散文后,我被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感人情感深深打动。文章通过描写一位老人在荒山中植树造林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坚韧与不朽。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青山不老》的作者是梁衡,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普通却伟大的老人形象。这位老人名叫李四爷,生活在偏远山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自己的一生去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他每天起早贪黑地种树、修路、护林,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的坚持与毅力令人敬佩,也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坚定地走下去?
文章开头就描绘了“青山不老”的主题,看似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实则暗含深意。青山之所以“不老”,是因为有无数像李四爷这样的普通人,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用双手创造了绿意盎然的山林,让原本荒凉的土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种“不老”不仅是自然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传递一种信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李四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人愿意付出努力,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改变,也能为地球带来希望。这让我意识到,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任务,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行动。
文章还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李四爷的可贵之处。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但他用平凡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他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的目标明确而坚定。他不追求名利,只在乎山林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未来。这种无私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在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
此外,《青山不老》还让我思考了时间与生命的关系。青山之所以“不老”,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人的努力与梦想。同样,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只要我们能为社会、为他人、为自然留下一点积极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不会白白流逝。正如李四爷所说:“种一棵树,就是种一份希望。”这句话让我明白,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在写作手法上,梁衡采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山林之中,亲眼见证李四爷的奋斗历程。这种写作风格使文章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心灵的触动。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而在于他是否愿意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付出努力。李四爷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坚韧、无私、执着。这些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当我们真正重视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种责任,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无论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是参与植树造林,我们都可以成为“青山不老”的守护者。
总的来说,《青山不老》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意义;人生的精彩不在于辉煌,而在于是否有坚持。李四爷的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我们心怀善意,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在岁月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在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为自然贡献力量的决心。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能像李四爷那样,为世界增添一份绿色、一份希望,那么“青山不老”的愿景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