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是小记者及rdquo及校本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
《我是小记者》
二、课程性质
《我是小记者》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新闻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观察力为核心的校本课程。通过模拟新闻采访、撰写报道、制作简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升信息搜集、整理与表达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三、课程理念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体验,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新闻环境中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课程强调“做中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素(5W1H)及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
- 掌握采访的基本技巧,如提问、倾听、记录等。
- 学会使用简单的图文编辑工具进行新闻素材的整理与展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新闻任务,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 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开展采访活动,增强观察力与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提高信息处理与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兴趣与关注,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提升自我认同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事实、客观表达。
五、课程内容与实施
1. 课程模块设计
- 模块一:走进新闻世界
内容包括新闻的定义、类型、基本结构;新闻报道的常见形式(如校园新闻、人物专访等)。
- 模块二:采访技巧训练
包括如何提出有效问题、如何倾听与记录、如何进行初步访谈。
- 模块三:新闻写作实践
学习撰写简短新闻稿,包括标题、导语、正文与结尾。
- 模块四:成果展示与评价
通过班级新闻播报、小报制作、线上平台发布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进行多元评价。
2. 教学方式
-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新闻采访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 项目式学习: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采访与写作活动。
-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新闻任务。
-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录音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六、课程评价
1. 评价方式
-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合作表现与进步情况。
- 成果性评价:根据学生撰写的新闻稿件、采访记录、展示成果等进行综合评定。
-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提升自我认知与批判性思维。
2. 评价标准
- 新闻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 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
- 团队合作是否积极、有效。
- 创新性与表达力是否突出。
七、课程资源
1. 教材与资料
- 校本教材《我是小记者》
- 简易新闻写作指南
- 校园内外新闻案例集
2. 多媒体资源
- 新闻节目片段(如央视新闻、地方电视台等)
-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平台
- 采访录音与视频素材库
八、课程实施建议
1. 师资培训
-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闻写作与教学方法的培训。
- 鼓励教师与校外媒体、记者建立联系,拓展教学资源。
2. 家校协同
-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新闻实践活动,如协助采访、提供素材等。
- 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方式宣传课程成果,扩大影响力。
3. 课程拓展
- 开展“小小记者团”活动,定期组织外出采访、校园采访等。
- 与社区、学校其他部门联动,打造多维度的新闻实践平台。
九、结语
《我是小记者》课程不仅是一门语文类的实践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新闻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他人、表达自我,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