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仪教案《打电话》】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打电话的基本礼仪,知道在电话中应使用礼貌用语。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进行电话对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电话礼仪习惯,增强社会交往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电话模型、图片(如打电话的场景)、PPT课件。
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模拟“家庭电话角”或“幼儿园电话亭”。
3. 幼儿经验准备: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进行简单对话。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打过电话?打电话时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并鼓励他们分享。
2. 新授环节(10分钟)
教师出示电话模型,讲解打电话的基本步骤:
- 先拨号,等对方接通;
- 说“你好”,然后说明来意;
- 对方说话时要认真听;
- 结束时说“再见”或“谢谢”。
同时结合图片或动画展示正确的打电话礼仪,帮助幼儿形象理解。
3. 情景模拟(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打电话的小朋友”和“接听电话的家长”)。
教师提供情景卡片,如:“妈妈,我想你了”、“老师,我今天发烧了”等,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礼貌用语和通话内容。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打电话时要注意的礼仪要点。
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给家人或朋友打个电话,实践课堂所学内容。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配合,在家中为孩子创造打电话的机会,引导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2.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电话玩具,供幼儿自由练习打电话,巩固礼仪知识。
五、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电话礼仪。同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评价,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感。
六、注意事项:
1. 教师在活动中应多给予正面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注意个别差异,对语言表达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指导与支持。
3. 确保活动时间安排合理,避免幼儿疲劳。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话,更在实践中提升了礼貌意识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