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为了确保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的起重机械,包括但不限于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电动葫芦等。
一、维修保养原则
1. 坚持“预防为主、维护为辅”的方针,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与保养。
2. 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设备使用人、维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职责。
3. 所有维修保养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4. 维修保养记录应完整、真实,存档备查。
二、日常检查与维护
1. 每日作业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各部件无损坏、紧固件无松动。
2. 检查钢丝绳是否磨损、断股,滑轮是否灵活转动,制动器是否灵敏有效。
3. 检查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控制按钮、限位开关等功能是否完好。
4. 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各润滑点是否按要求加注润滑油或脂。
5.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停止使用,待修复后方可继续作业。
三、定期保养内容
1.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电气系统、机械结构、安全装置等。
2. 每季度对关键部件如卷筒、减速机、轴承等进行拆解检查与润滑。
3. 每年进行一次大修,更换易损件,检测设备性能,确保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4. 对于长期停用的设备,应做好防潮、防腐处理,并定期通电试运行。
四、故障处理与应急措施
1. 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2. 故障排除后,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 对于重大故障或事故,应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修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培训与考核
1. 定期组织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和技术考核。
2. 新上岗人员须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独立操作。
3. 对违反操作规程或未按规定进行保养的行为,将依据公司制度进行处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实施。
2.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能够有效提升起重机械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