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跨栏跑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高中跨栏跑”,主要围绕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起跑与过栏的协调配合、以及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展开。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能,提升运动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点,包括起跑、跨栏步、过栏姿势及落地后的衔接动作。
- 掌握正确的跨栏跑节奏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运动表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组练习、示范讲解、个别指导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
-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跨栏跑的起跑反应、过栏动作的协调性、落地后的快速衔接。
- 教学难点:在高速度下保持身体平衡,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整套动作。
四、教学准备
1. 场地:标准400米田径场,设有跨栏设施。
2. 器材:跨栏架若干、标志桶、计时器、哨子等。
3. 学生准备:穿运动服、运动鞋,做好热身运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5分钟)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跨栏跑吗?它有哪些特点?”
- 播放一段跨栏跑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热身活动(10分钟)
- 动态拉伸: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活动。
- 高抬腿、后踢腿、侧向移动等专项热身练习,为正式练习做准备。
3.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
- 教师进行跨栏跑技术讲解,重点强调起跑、过栏、落地三个关键环节。
-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逐一纠正错误动作。
4. 分组练习(20分钟)
-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进行分阶段练习。
- 练习内容包括:
- 起跑反应练习;
- 单个栏架的跨越练习;
- 连续跨栏练习,逐步提高速度与协调性。
5. 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
- 教师在各组间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指导。
- 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动作。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指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与不足。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增强互动与交流。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所有学生必须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避免受伤。
2. 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场地的平整与器材的安全性。
3.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防止过度疲劳或受伤。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了跨栏跑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表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动作细节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应在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与重复练习,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备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如需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