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马说(修订-可编辑)

2025-07-09 22:02:19

问题描述:

马说(修订-可编辑)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9 22:02:19

马说(修订-可编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与解读:

本文为韩愈所作《马说》,借“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隐喻人才与识才者的辩证关系。文章通过描绘千里马被埋没的处境,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被压抑的不满与愤懑。

在现代社会中,“千里马”可以理解为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伯乐”则象征着能够识别并重用人才的领导者或社会机制。现实中,许多有潜力的人因缺乏发现与支持而未能施展抱负,这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现实写照。

韩愈在文中指出,若不善待人才,即使拥有千里马,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批判,也是对现代组织管理、教育体系乃至社会风气的一种警示。

因此,我们要学会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名马”。唯有真正懂得欣赏与使用人才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结语:

人才难得,识才更难。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伯乐”,在茫茫人海中发现那些被忽视的“千里马”,让他们的才华得以绽放,让社会更加公平与繁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