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辫子作文】在我家的书柜最上层,有一本封面有些泛黄的作文本。它并不特别,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但对我而言,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本作文的名字叫《小辫子》,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那时的我,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后,我总是盯着空白的稿纸发呆,脑子里一片混乱。那天的作文题是“我的家人”,我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写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
妈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每天早上都会扎成一条小辫子。她说这是她小时候的习惯,也说是她最喜欢的发型。我常常坐在她的旁边,看着她梳头、扎辫子,动作轻柔而熟练。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总喜欢扎小辫子,她笑着说:“因为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扎辫子的样子。”
这篇作文写得很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它却打动了老师。老师在作文本上批注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篇好文章。”那一刻,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满足。
后来,这篇作文被贴在教室的“优秀作文展示栏”里,很多同学都来围观。我站在一旁,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写作,也开始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今,那本作文本已经放了很久,但我依然会偶尔翻出来看看。那些字迹或许已经模糊,但那份真诚的情感却一直留在心底。它提醒我,写作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声音;也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小辫子作文”不仅是一篇作文,它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也是我与母亲之间一段温暖的记忆。它让我明白,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也可能蕴含着最深刻的情感。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写出更精彩的文章,但那本《小辫子》作文,永远是我心中最特别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