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整首诗以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音乐之美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一、原文与作者
原文: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清秋。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倚桂听月落。
> 空山凝云颓不流,湘灵鼓瑟冯夷啸。
> 清商曲怨动江关,楚客梦中归意多。
> 千岩老人吟古调,万壑松风入弦歌。
> 长吟远游子,独坐思乡国。
> 音乐之妙,非人所能测也。
(注:此为《李凭箜篌引》的部分节选,因原诗较长,此处略作整理)
作者: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其诗风奇崛瑰丽,想象力丰富,常用神话传说与奇异意象,被誉为“诗鬼”。
二、诗句翻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地的丝弦、蜀地的桐木制成的箜篌,在深秋时节被弹奏出来。那声音仿佛让空山中的云彩都凝固不动,静止在空中,久久不散。
这两句诗通过“吴丝”“蜀桐”点明乐器的珍贵与独特,而“高秋”则营造出一种肃穆、清冷的氛围。接着用“空山凝云”来比喻音乐的震撼力,使读者感受到音律的非凡魅力。
三、诗歌赏析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诗通过对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 意象奇特:诗中运用了“江娥”“素女”“女娲”“湘灵”等神话人物,将音乐与天地自然、神话传说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 音韵优美:李贺善于运用音律感强的语言,如“昆山玉碎凤凰叫”,既写出了音色的清脆,又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 情感深远:不仅表现了音乐之美,还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体现出一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怀。
四、总结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句诗不仅是《李凭箜篌引》的开篇,更是整首诗意境的浓缩。它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音乐的神奇力量,也反映了李贺诗歌中那种瑰丽、神秘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李贺诗歌风格的重要文本。它让我们看到,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与精神的升华。
结语:
李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音乐与自然、神话、情感融为一体,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艺术画卷。读他的诗,如同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