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公开课圈圈画教案】一、活动名称:
中班美术公开课“圈圈画”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组合创作。
2.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学习使用画笔、彩笔等工具进行自由绘画。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
- 材料准备:白纸、彩色笔、蜡笔、水彩笔、圆形模板(可选)、橡皮擦等。
-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温馨、富有创意的美术角,展示一些简单的圆形作品供幼儿参考。
- 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太阳、球、车轮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大圆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你们见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导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接着,教师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营造愉快的氛围。
2. 示范讲解(8分钟)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用不同的工具画出各种大小、颜色的圆圈。可以尝试画出重叠的圆、相连的圆、或在圆内添加小点、线条等元素。同时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和绘画卫生。
3. 幼儿操作(15分钟)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开始自己的“圈圈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可以画出“太阳”、“花朵”、“小动物”等图案。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如提供圆形模板辅助绘画。
4. 展示分享(5分钟)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讲述自己画的是什么。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5. 总结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孩子们的创意和努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圆形物品,为下一次美术活动做准备。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圈圈画”角,提供不同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圆形物品进行拼贴画创作,增强亲子互动。
六、活动反思:
本次“圈圈画”活动以简单的图形为基础,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别幼儿在绘画技巧上还需加强指导,后续可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逐步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七、注意事项:
- 注意保持教室整洁,及时清理掉落在地上的画笔和纸屑。
-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应选择安全、无毒的绘画工具。
-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品,避免过多干预,尊重他们的创作思路。
备注: 本教案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旨在通过“圈圈画”这一简单而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