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谒金门冯延巳,谒金门的意思,谒金门赏析(-诗词大全)】《谒金门》是唐代词牌名,后被文人广泛使用,其中以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最为著名。这首词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堪称词中佳作。
一、词作原文: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闲梦江南梅熟日,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 城上高楼接远天,
> 落霞孤鹜共长烟。
> 鹤影随波归去也,
> 空留一树晚晴烟。
二、词意解析:
“谒金门”原为一种祭祀仪式,后演变为词牌名。冯延巳的这首《谒金门》,虽未直接描写祭拜场景,但其情感深沉,语言婉约,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描绘出春日微风轻拂水面的景象,暗喻内心的波动。接着,“闲梦江南梅熟日”,则勾起了对江南故乡的回忆,梅子成熟时节,正是游子思乡之时。随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柔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后几句“城上高楼接远天,落霞孤鹜共长烟”,则是对自然景色的写意,画面开阔,意境悠远。“鹤影随波归去也,空留一树晚晴烟”,则象征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留下无限惆怅。
三、艺术特色:
冯延巳的词风婉约含蓄,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在看似平静的描写中蕴含深刻的情感,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既写景又写情,极具表现力。
此外,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眼前之景到回忆往事,再转至远方之景,层层递进,情感由浅入深,令人回味无穷。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冯延巳作为五代时期的重要词人,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更在内容上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从单纯的艳情之作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体验。
《谒金门》虽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被认为是冯延巳词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结语: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冯延巳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审美意义上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