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雄浑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无奈。
一、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翻译
我以前就听说洞庭湖的壮阔,如今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洞庭湖将吴地与楚地分隔开来,天地仿佛在湖面上起伏摇荡。
亲人朋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体弱只能独自乘着一叶孤舟。
战乱仍在北方蔓延,我靠着栏杆,泪流满面。
三、赏析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所作,此时他已历经漂泊之苦,生活困顿,身体衰弱。然而,即便身处逆境,他的胸中仍怀有家国情怀,这正是杜甫诗歌最动人的地方。
诗的开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出一种久仰不如一见的感慨。一个“今”字,带出了诗人此刻登临的激动与感慨。接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与壮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分裂、动荡不安的忧虑。
后四句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处境,“老病有孤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之感。最后两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四、结语
《登岳阳楼》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杜甫“诗史”的特点。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