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全文虽短,却蕴含深邃的智慧。此经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空性的道理,引导众生破除执著,达到究竟解脱。
“般若”意为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合起来即“智慧到彼岸”。而“心经”则指这部经是般若经典的精华所在,如同心脏之于人体,是佛法的核心思想。
经文开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在深入般若智慧的境界中,能够看透世间一切现象的本质,明白五蕴(色、受、想、行、识)皆为空性,从而超越生死烦恼,获得真正的自由。
接下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对空性最直接的阐释。色与空并非对立,而是同一实相的不同显现。我们所见的一切物质现象,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唯有透过智慧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点。
经文继续讲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色是空,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也是如此。一切法皆无自性,皆依因缘而生,故名“空”。
随后,“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在究竟的空性中,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切对立与差别都归于寂灭。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表明,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因缘,也都是空性所摄,皆非真实存在,只是因缘聚合的暂时现象。
最后,“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说明四圣谛也不过是方便说法,最终仍要超越。所谓“智”与“得”,也是虚妄分别,唯有证入空性,方能彻底解脱。
整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只有短短二百六十字,却涵盖了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是修行者的指南,更是世人觉悟生命的明灯。通过诵读与体悟,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执著,回归本心,走向内在的宁静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