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全诗翻译赏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全诗翻译赏析
《寒食野望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寒食节期间野外祭祖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原文: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日落山头晚色深。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病空庭人寂寂,
翻书欲觅旧时心。
老去不随年少乐,
独将孤泪寄长林。
诗歌翻译:
乌鸦和喜鹊在黄昏时分的高树上喧闹不已,
夕阳西下,山头的景色愈发幽暗深沉。
荒野中传来千家万户的悲哭声,
那是因战乱而失去亲人的哀鸣。
几处传来了渔夫和樵夫的歌声,
在这寂静的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凉。
我独自躺在床上,空荡荡的庭院一片寂静,
翻阅旧书,试图寻找当年的心境。
年岁渐老,已不再像少年时那样欢乐,
只能将满腹的孤独泪水寄托于这苍茫的树林。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为背景,描绘了清明前后祭祀祖先、缅怀逝者的传统风俗,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乌啼鹊噪昏乔木,日落山头晚色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沉郁、肃穆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乌鸦与喜鹊的叫声,象征着死亡与离别,而日落山头则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颔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出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人民生活的艰难。千家万户的哭泣,是对战争的控诉;而渔夫与樵夫的歌声,则透露出生活虽苦却依然继续的无奈与坚韧。
颈联“卧病空庭人寂寂,翻书欲觅旧时心”,表现了诗人年老体衰、心境孤寂的状态。他独自一人,面对空荡的庭院,翻阅旧书,试图找回曾经的激情与理想,但现实却让他倍感失落。
尾联“老去不随年少乐,独将孤泪寄长林”,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尽情欢笑,只能将满腔的哀思寄托于大自然之中。这种情感的表达含蓄而深沉,体现出白居易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结语:
《寒食野望吟》不仅是一首描写寒食节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读来令人动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