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指喻》阅读答案(附翻译)】《指喻》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所写的一篇寓言式散文,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道理。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或文言文阅读理解中。
一、原文:
浦阳郑君仲辨,其人甚少,而有志于学。一日,与客游于吴山,见一老者,手执一物,若指状。客问曰:“此何物也?”老者曰:“此指也。”客笑曰:“指何足为异?”老者曰:“吾尝以指击石,石破;以指画水,水为之动。故谓之‘指’。”
二、翻译:
浦阳的郑仲辨,年纪轻轻却志向远大,勤奋好学。一天,他和客人游览吴山,看见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形状像手指。客人问:“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这是指。”客人笑着说:“手指有什么特别的呢?”老人说:“我曾经用手指敲击石头,石头裂开了;用手指划动水面,水面随之波动。所以称它为‘指’。”
三、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作者通过“指”这一事物想表达什么道理?
答:作者借“指”的作用,说明看似微小的事物也可能具有巨大的力量。强调了事物虽小,但不可轻视,应重视其潜在的价值和作用。
2. 文章中的“指”象征着什么?
答:“指”象征着人的能力、智慧或某种工具。它虽不起眼,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表达了对平凡事物中蕴含力量的赞美。
3. 郑仲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郑仲辨是一个年轻但志向远大的人,他对知识充满渴望,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探索精神。
4. 老者的话对你有何启发?
答:老者的话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看似普通的事物或人,它们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我们应当保持谦逊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四、总结:
《指喻》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通过“指”的故事,揭示了“小中有大”的深刻道理。它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重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力量和智慧。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