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讲述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众不同而感到困惑,最终在朋友的启发下认识到自身特点的价值,传达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道理。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有趣,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积累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懂得欣赏自己、尊重他人,树立自信。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头饰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大象的视频或展示大象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不认识的字词,教师适时点拨。
(三)精读理解(20分钟)
1. 教师提问:
- 大象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耳朵不好看?
- 它是怎么改变想法的?
-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 引导学生分段朗读,结合插图理解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子、小猴子等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变化。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
-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它们有什么作用?
- 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耳朵?
2. 写话练习:以“我也有自己的特点”为题,写一段话,鼓励学生表达自我。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文寓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要勇敢做自己。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六、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给家长讲一讲这个故事。
2. 观察身边的人或动物,找出他们的“特别之处”,并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
大象的耳朵
与众不同 → 困惑
↓
听取建议 → 改变想法
↓
欣赏自己 → 自信
```
八、教学反思(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