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彼见狼,目以为犬,亦不复咬。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译文: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崽,把它们和家里的狗养在一起,这两只狼和狗相处得很好。渐渐地长大了一些,也很温顺,主人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有一天,主人白天在客厅睡觉,听到一群狗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愤怒的样子,他惊醒后四处看看没有一个人。于是他又躺下准备继续睡觉,狗又像刚才那样叫了起来。主人于是假装睡着来看会发生什么,结果发现那两只狼趁他还没察觉的时候,想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了它们不让它们靠近。狼看到狗,误以为是狗,也没有再攻击。主人于是杀了狼并剥下了它们的皮。
这件事是我侄子虞惇告诉我的:“狼子野心,确实不是空话啊!”然而狼的野心不过是隐藏起来了而已。表面上看起来很亲热,实际上却心怀不轨,这种行为远远不止是野心那么简单。野兽本性如此,不值得深究,但这个人为什么还要饲养它们,给自己留下隐患呢?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有些事物表面看似无害甚至友好,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危险的意图,需要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