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解析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对这句话产生了质疑,认为现代社会分工明确,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参与劳动。对此,你怎么看?
全国Ⅱ卷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章。
北京卷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满分作文示例
《热爱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民,还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们的辛勤付出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因此,“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建设的大潮中去。比如,在学校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完成每一项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了可以让记忆被移植的地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或许有人会因此变得无所不知,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个人是否应该拥有另一个人的记忆?当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交织在一起时,又该如何定义“真实的自我”?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们。所以,即使未来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技术,我们也必须谨慎对待,确保其应用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拥抱多元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景象。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学会尊重并欣赏其他文化的差异至关重要。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就经常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背景的朋友。通过与他们交谈,我发现尽管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其实内心深处都有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和平、幸福地生活下去。正是这种共通的情感纽带让我们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总之,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既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