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由通斯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这首诗是西晋文学家左思所作《咏史》组诗中的第二首。左思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固化以及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广阔的天空中阳光普照,神州大地沐浴在灿烂的光辉之中。然而,这美丽的景色却与人间的不平等形成了鲜明对比。接下来,“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这里描写的是京城内贵族官僚的豪华宅邸,这些房屋如同漂浮在云端一般,象征着他们的权势和地位。
接着,“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进一步强调了权贵们的尊贵身份。而“自非攀龙客,何由通斯游?”则点出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进入这个圈子的无奈。这里的“攀龙客”指的是那些能够接近皇帝、获得重用的人,而左思自知自己不属于这一类人,所以感叹自己无缘涉足这样的上层社交圈。
最后四句,“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表现了诗人不甘于现状的决心。即使出身寒微(“被褐”),也要昂首阔步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效仿古代隐士许由,不畏艰难险阻,立志要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反映了左思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